2007/11/27

兩岸出路的其他選項

寫在前面:
現在我們運用「中國」、「中共」等詞彙其實未去深究其代表之政治意涵,在此我必須先做出闡釋以利後面的閱讀。

「中共」代表著是「中國共產黨」也就是一個政權、政府,正如同我們的「國民黨政府」與「民進黨政府」的概念相同。

「中國」代表著是地理疆界上的區域,也是一個國家的名稱。

因此當你稱對岸為中國時,其實已經把他視為「外國」;稱對岸為「中共」時,其實隱含著兩岸的內戰狀態還沒結束,仍是在一個中國的框架下。


想寫這一篇文,一部分是上課時老師提出來兩岸的關係究竟是希望像哪一種模樣。

英國與美國
法國與科西嘉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
德意志與普魯士

這邊我提出的是另一個選項

東德與西德在1972所簽訂的基礎條約(Foundation Treaty),這個條約首先承認了兩個獨立的德國,並相互讓對方在國際上得以自由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同時並加速雙方在科技、經濟、文化、郵政、體育、環境等方面低階政治(LOW POLITICS)的往來。使得雙方在有交流互動之下更能瞭解彼此,最終促成了柏林圍牆倒下,而兩德歸於統一。

台灣呢?現在的社會輿論,除了顏色還是顏色。任何東西、任何議題都能用顏色這種一翻兩瞪眼的方式來區隔,不是藍、不是綠、就是紅。而夜間八點、九點過後打開的政論節目,更是充斥著不同政治意識型態的塑造,雙方互相攻訐,沒有對話。除了口水噴過來、噴過去,似乎沒有真理越辯越明的跡象。

你說台灣在兩岸議題要怎麼辦?當現在島內的聲音只剩下台灣要獨立、不願回到與中共身旁當枕邊人,在當今的國際現勢下,其實我們一點兒機會都沒有。聯合國的席次是中共的,全球工廠在中共那邊,最大的華人聚集地也在中共那邊,無論是由政治、經濟、文化優勢來看,台灣一點兒機會都沒有。如果我們選擇是與中共正面衝撞的話。

但是台灣還是有機會,我認為台灣如果提出與對岸的和平協議,也就是某種層度上循兩德模式。

但這邊要先說明的,中共是不可能放棄一個中國。因為一旦放棄一個中國讓台灣有機會先獨再統,勢必疆獨、藏獨、雲南的少數民等獨立,是中共無法遏止的連鎖反應。因此何不選擇我們與中共是同在一個中國的屋簷下,確立台灣與中共是對等的兩個政治實體,在雙方相互承認、而且彼此在國際上的政治空間下,得利的是台灣。

台灣長久以來已經被中共掐著咽喉已經喘不過氣,而今有一個機會能夠以一個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政治實體與十三億人民的政治實體平起平坐,我們真的被矮化了嗎?

如果當這個社會中的輿論形塑的是講到「一個中國=中共同路人」,那我們永遠沒有活命的機會,只是宛如鬼打牆一般,一直在無盡的迴圈中耗竭實力。如果我們可以在平等的狀況下與中共共享一個中國,我們瞬間打開了前所未有的國際空間。同時也無須讓我們所有的友邦需要在中共與台灣之間玩著零合遊戲,一旦我們可以讓世界上的多數國家開始對台灣與中共有「雙重承認」,自然我們可以獲得國際力量,對中共方面單邊力量的掣肘。亦無須擔憂我們這樣的行為是方向中共輸誠,而中共會片面宣布台灣是中共的一部份。

因此,當兩岸能夠發展到共享「一個中國的屋頂」,能在一個中國的屋頂下保有「內部政權的特殊國與國關係」(而非一國兩制的內政關係),我相信在台灣可以放下獨立或統一的政治論述
能夠將精力集中在發展國力。那將會是人民之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