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4

馴化、成長、斷裂

「為什麼人長大到三十、四十歲以後,都還是跟國中生沒兩樣?」
「為什麼好像人到一個年紀後就不會再長大?」
「為什麼長大就是不斷放棄自己的原則、妥協?」

人要尋找歸屬感,在工作場域要融入、遵守規則、內規、陳規、文化。朋友間,也是接近性格相近、興趣相投、話很投機的彼此三五成群。

終究,團體的內聚力是他能夠維持他的生存,也排除不說我們「這行話」的人。

幾天前,在跟政府單位ARGUE為什麼我對我之前不滿意的提案,他即使已經做出說明,但我卻不能在同一時間提案修理他們。於是,找了一位老前輩請益。這位前輩,身段柔軟、願意傾聽、不挾成見,跟他講話,就好像是跟一方池水傾訴,待你的話一湧而出後,他才準備娓娓道來他看法。一切是那樣的溫和、平靜。

政府機關的本質,就是一條鞭。當你坐在行政院會議室裡面,滿朝文武百官在下面聽令,會議只是個政令傳達的形式,並不是拿來「討論」事情用的。所以,行政部門,其實跟以前帝制時的朝廷沒啥兩樣。當然,也許要考據為什麼行政單位會這麼的專制,其實可以上訴到日本時期、蔣氏政權軍政時期,由於過去的紀律與傳統恐怕沾染了軍方的味道,若沒有大刀闊斧,這樣的陳規恐怕難以打破。

再說行政機關的辦事效率好了,你說為什麼事情都不會進步,因為大家都不想犯錯,所以同一件事情,能轉則轉,但我絕對沒有不處理你的事情,因為那叫瀆職。但是我回答你,你不滿意那就不是我的過錯了。那為什麼會不滿意,因為行政人員的入門ABC第一步就是練「筆功」,寫的好你就平步青雲,寫不好你就龜一輩子基層公務員。所以,為了規避責任,所有問題進來都看看有沒有「潛力」可循,如果有就照抄,因為如果錯了,那是前輩的錯,不是我的錯。如果錯了,那是前任主事者下的指令,我只是照辦。因這樣的循環與共犯結構,造就了政府無法進步。

所以回到我一開始談的東西,為什麼同一件事情已經有了回覆我卻不能在提案「修理」呢?因為基於「一條鞭」的行政部門,很多事情只要是類似的我就要「收攏」,各個基層單位有意見的,就要在底下先「橋好」(也許你說是搓掉),只留剩下有共識的部分,那當然,能夠促使進步的那些不同見解,也就在這樣的文化與制度中被排除了。然後,送到各層長官面前,批示多半是「可」,只不過可能是這個「可」的尺寸有大有小反應不同的喜悅程度罷了XD

所以在這樣要幫長官「少事」或是「抓到處理重點」的文化下,所有的東西到最高層就是「洽悉」,因為看起來真的沒啥問題。如果下面有任何行政單位容許把兩個類似的東西提到檯面上,恐怕就會被其他單位笑說,「連這樣統整的能力都沒有」,而招致其他單位的戲謔與冷嘲熱諷。因此,這樣的陳規,就造就了誰也不敢亂動,因為大家都怕被笑、被看不起、甚至被罵。

好吧,你想要改變,那你要先同意這樣的文化,同意了才能受到長官重用,才能步步高升。但我也懷疑等到位居高位,你還記得多少初衷,或是因為過去師徒制下的無形牽制,你也無可奈何。也許這也應驗了,「打擊不了你,就只好加入你」的一句話。但加入後,誰還記得初衷呢?

衝突,是為了改革、進步、打破陳規,但是事件過後,他所產生的效果只會留在這些涉入其中的人的心中,對於這個大環境,也許,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這些經歷過爭執的每個人,會認識到一些事實,長大,然後發現過去所相信的信念,他在這個真實的世界中是做不到的,然後呢?就只好收拾心情,越來越歸馴於這個社會,發現從孩提時一哭就有人來照顧你,好像全世界都跟著你動,到現在你即使抱持著信念,但是社會、世界卻不為所動,感覺到與世界的斷裂。最後,妥協、放棄、釋懷...終至進入墳墓。

鳥兒飛倦了,休息一下。展翅,又是一個殘酷又現實的世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