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0

那些濫好人教我的事

濫好人亦作「爛」好人,遇事只求和氣不動怒,不問是非曲直,常作貶義。

生活周遭總是會遇到和事佬,然而和事佬的背後往往有些人只為求打圓場,對於事情公允與否則就不去探求。篇名雖曰「那些濫好人教我的事」,其實,那些濫好人正是自己。

過去朋友總說我是濫好人,我總是不以為意,除了愛幫人打圓場,試圖找到兩方的利益平衡點外,其實更多時候是輕諾別人的求助。

捫心自問,自己並非願意當濫好人,只是期待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利益、不傷和氣,或是能夠過我的協助,而能讓每個人的求助獲得解決。不過,最後到頭來卻往往讓自己遍體鱗傷。

「自私」,對我來說是一個不敢靠近的詞彙,甚至根本在我的字典中找不到他。「利他」,成為我心中的最大目標。利他,不僅僅是幫助別人,而更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即便自己已經一無所有,還是要用盡最後一分氣力來協助。這就是我過去的寫照。

很多朋友常找我幫忙,究其因也是自己總嘴上掛著「有問題就來找我」的話,讓大家不由自主的一有問題就會想來找我。誠然,自己會這麼做是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與肯定,但是認同之後、肯定之後,自己得到了什麼?

一點點的成就、一些些的自滿、還有點虛榮,最大的是身心的疲憊。

過去,總是將自己存在的價值建構在別人的認同上。你問我這樣的人格是怎麼發展出來的,我只能說,某種程度是好強,也許有些自恃,最主要是無盡的自卑。自卑是一種極度令人恐懼,感到無所恃的寂寞。就好像裸身在雪地中,漫無目標的走著。

驚醒後發現,輕諾幫助別人了,但是不能在預訂的時間內完成,不能達到當初承諾的目標。是的,自己讓人失望了。想幫別人,由於自己的慈悲與憐憫,所以把大家的請求當作自己的業障,默默的承擔。讓自己好像苦行僧一番,憔悴不已。

濫好人真的是在幫助別人嗎?給了一個在沙漠中快渴死的人一個希望,答應他馬上就能掘井取水,讓他用最後的氣力盼望著。最後水挖出來了,但那人卻早已渴死。是吧,給了一個希望,卻讓人失望。

有朋友告訴我,我為何不能在「失望」與「絕望」間取捨呢?這兩者都很負面,我又怎麼能夠狠下心來做出任何一個決定呢?

你輕諾了,答應人給人「希望」,卻令人最終失望。但是,若知道自己能力不及,在別人提出請求時立馬拒絕,雖然表象令人「絕望」,但卻給對方一個找到更好協助機會的「希望」。

究竟是失望好呢?或是絕望好?也許你已經有了個答案。

智慧若沒有慈悲的滋潤就顯的有些乾澀,沒有智慧的慈悲就顯的有些膚淺---泰國高僧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人活在世上,固然有許多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但更多時候能真正幫自己脫離困境的只有自己。自己的命運、自由、幸福都只能由自己創造和改變。

我想,將自己獲救的希望放在他人的幫助之上,是無法對自己負責的表現,也不能讓自己克服眼前的困難。

而允許了他人將希望、失望、絕望寄脫在自己身上的「濫好人」,除了寵壞對方、承擔讓對方失望和絕望的風險、讓自己疲憊不堪外,或許更另人擔心他的是,在背負了過多他人的期望、將自我價值建構在他人認同上之後,他是否還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是否還有力氣去追求自己心中想要的幸福。

「利他」或許不必然等同要犧牲自己;追求自己的幸福、以真正的自我活著也不一定意味著必須「自私」。

最後來引句名言佳句吧,不然都是我在自說自話 :p

“No one can make you feel inferior without your consent.” -- Eleanor Roosevelt

一切都是由你自己的心來決定。沒有任何人能決定你的價值,沒有任何人能束縛你,沒有任何人能真正傷害你,除非你同意讓他們那樣做。

祝你一切都好 : )

匿名 提到...

很謝謝伯叡學長的種種幫忙。

匿名 提到...

我也是受益於學長的熱心幫忙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