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10

什麼是外交?

最近阿扁因為教宗的逝世,而破天荒的成為史上第一位拜訪教廷的現任總統。究竟外交有什麼奧秘呢?待我細說外交...

  •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
  • 外交是各國從事對外官系的官方行為及方法
  • 外交是國家之間的溝通
  • 外交是各活政府間的互動方式
  • 外交是透過溝通而避免衝突的升高及戰爭的發生

我非外交本科生,但是,以我自身生活中所接觸的種種作為「外交」的闡釋,似乎最為妥貼。在電影"The Sun of All Fears"中,描繪了歐洲法西斯主義為再興,而以挑撥美蘇之間的矛盾作為互相毀滅的劇情。劇情中,法西斯主義者在美國引爆一枚核彈,並操作俄羅斯不聽命的將領對美國軍艦攻擊,使一切種種「表面上」的徵相是俄羅斯所為,而使美國不得不還以顏色。

就在到達引爆第三次世界核彈大戰之際,一名在背後循線查出事情真相的美國歷史學家透過熱線向克里姆林宮解釋且促使其讓步,而化解了危機。姑且不論現實上如發生相同的劇碼,是否一方會如此輕易的讓步,但也可見到外交的藝術在於,「如何透過文字及行為的表現,使人類免於回到最不文明的爭議解決方式—戰爭。」再者,如何透過認知對方的外顯行為,以解讀對方暗地所欲傳達之訊息。

正如同電影中,俄羅斯新任總理在國內反叛軍於車臣發動化學攻擊時,卻得在電視上公開宣佈是其授意之行為。而美國的情報員能夠解讀出這不符合其行為模式,並推測是新任總理無法掌握兵權,並且攻擊行為是其叛軍所為這般的資訊。這表示了外交不僅要有解決危機的能力,更需要具備豐富的歷史背景知識,以輔佐判斷該決策者之行為的合理與否,進一步的提供本國決策者正確的資訊。

台灣的外交也確實需要這樣的智慧,以我本身曾參與模擬聯合國代表徵選活動,雖未有機會前進該MUM。但是從與考官的問答中更明白了自己的弱勢,其中問到對台灣外交政策的建議,我未能有充足的瞭解以致我無法回答。但另一個問題則是值得在此多加討論,其問到「台灣應該透過何種方式來改善外交現況?」我很天真的認為多透過民間NGO的交往,進一步的由民間的情誼而能逐步由下而上的影響該國家外交政策的變化。

但是事實上,外交的根本原則就是為本國利益在作考量。一旦與台灣有良好互動但卻失了中國支持,那顯然的,不會有人向台灣靠攏。誠如本次陳水扁總統出席教宗喪禮,教廷必須很識相的將主要「不想與台灣碰面」的國家元首座位跟台灣支開。而記者更是血淋淋的說,「台灣總統是各國避之唯恐不及的對象。」

更是深刻的體會到各國為保護自己與中國的外交關係,而不願與台灣有任何的往來。

外交是現實的,外交是殘酷的。外交也是門將最卑劣的事以最動聽的口吻、手腕去表達執行的學問。

沒有留言: